接續上星期未走的行程,仍登姑娘山,但改從東側起登。一樣走106線道,在姑娘廟前停車,從牌樓旁進入。
還沒到廟前就左轉,走水泥階梯往上;途中右轉入較窄土徑,都是樹根陡上坡。
沿途看到地上很多白色小花辦
![]()
接上主稜線,左轉往南,中途有個小山頭。
途中展望,不知是否為稍後要登的山
![]()
最後緩上,抵達目的地。(扭傷後一個月沒出行,體力就已大衰退、只能慢慢走,出發至此使用約 40 分鐘)
姑娘山(大湖格山),371M
![]()
土地調查局 圖根點 久(19)
![]()
原路折回到剛才岔路,繼續直行,陡下山頭後見到廢棄的房舍,據說是以前礦坑台車的天車間。
再往前不遠鞍部有岔路,可下往之前走過的紙寮坑古道南口、雞冠山登山口。
據說此處是以前煤礦台車的通道![]()
:因為當時尚未開闢通往石碇的 106 縣道 (靜安路),所以文山煤礦挖出的礦必須拉上雞冠山鞍部→下紙寮坑古道口→拉上姑娘山鞍部→下今五路財神廟,再經平路轉運至菁桐坑由平溪線送出。
之後開始走稜線路:在地形圖上看起來很平緩,實際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山頭要上上下下,不少都是要抓繩子陡下。
過稜線路約三分之二後遇到岔路,左轉為陡下接紙寮坑古道的溪谷路徑,但少人走、路線很不清楚。
繼續走稜線,還是有幾個山頭要上下。接上山腰的平緩路徑,不過有幾處坡邊稍窄必須小心。
最後接上產業道路,
有許多砍斷的樹幹擋路
![]()
回看
![]()
繼續往北邊走,上光明路。
沿車道往耳空龜方向行。
途中東往西南方展望
![]()
![]()
![]()
走到小路口,左轉陡上。
![]()
前方的電線桿編號
![]()
土角厝旁左轉
路徑緩緩而上,很快遇到岔路。
![]()
![]()
兩邊都通四分尾山與耳空龜山間的稜線路,直行往耳空龜山下、左轉則靠四分尾山較近
![]()
左轉,接上寬敞稜線路。
右轉,不久後遇到岔路;左轉往展望峰方向探探。
為較窄的平緩坡邊路徑,有幾處路基崩失、要小心。
遇到從汐止小坑路上來的舊山徑,左轉進入探看看距離不遠的「鑛務課 第八百七十五号」。
但只有剛轉入一小段還稍可看出路跡,看到一兩條老舊路條,之後草木濃密、完全找不出該怎麼走,又沒帶刀可砍,只好回頭。
再繼續往展望峰方向去,但到了圖資上標的山頭處,才發現又是錯標,要再往前約五百公尺才是正確的山頭! 不走了,原路撤退回稜線路。
往南走不遠,又遇到岔路:剛才山腰處岔路若直行會接到此處。
繼續慢慢前進,抵達目的地。
耳空龜山,588M
![]()
土地調查局 圖根點 久(09)
![]()
感覺右腳有些不舒服、可能無法繼續走往石底觀音山再下山,還是撤退下山為妙。原路回到幾分鐘前的岔路,左轉下山,回抵光明路車道上。
循光明路往「五坑」方向下山,途中會經過以前「五坑」(台誠煤礦) 的遺跡,還看到有處坡邊是用舊台車鐵軌當基柱,但都忘了拍照。
光明路最底下一段應該是以前運礦台車的路線,接上 106 縣道前的隧道是遺跡之一
![]()
踢約三公里的柏油路回到停車處,取車回家。
行走路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