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 (二)
五點多,天色已亮,離開待了一晚的網咖,到車站洗手台前稍擦洗一下後,準備搭最早一班列車往花蓮。 (嚴格說來,這是第三班或第四班,因為四點多時就有一般往台東開去的自強號、五點多也有班開往北迴線的普通車,而反方向也有跟這班一樣的 DR2700 在跑)
清晨的瑞穗車站
DR2700 開出瑞穗車站
DR2700
暑假期間的一大早,還是有許多人搭車,到志學車站時甚至座位都坐滿了。不過花東限一天也才四五班普通車,早上應該是要到學校的人搭乘為主吧
富源車站
隧道
溪口車站
志學車站
加速
花東風景
抵達花蓮車站
在車站前吃過早餐,搭花蓮客運的公車到舊花蓮車站。從客運公司的設站點來推測,即可知道鬧區應該是在以前車站的位置,而不是現在的花蓮車站處。只是因為變更廢站的時間已有二三十年較久,所以還有些發展;幾年前才改的台東新站,外面根本還是一片荒涼!這種將鬧區車站廢掉改在郊區設站的事情竟然發生兩次,不知背後藏了多少秘密在?
除了幾個大城市外,一些客運公車公司後面似乎都有黑道在。就算不管背景為何而光論績效,經營一樣是很糟糕。搭過幾個地方的客運公車後,發現大致有幾個問題:1.時刻資訊不清楚 2.路線圖或停靠站不清楚 3.車資不清楚
日本在 1、3 上面做得很好:每個站牌都有時刻表、車上有按里程變化的費率表,讓你知道下車時該付多少錢。而台北、台中、高雄的公車站牌會放路線圖,這點比日本優秀,但大多數的客運公司只會在站牌上貼個站名一覽與大概的發車時間,或只有時刻表而無停靠站資料。我認為最好是像日本一樣有到該站的時刻表 (目前大多都只有發車時刻),然後再加上路線圖,以及若能再在車上顯示停靠站名與應付車資就更好了。但最重要的是:駕駛的素質要大大加強!有很多簡直跟流氓沒兩樣。
花蓮車站經歷了幾次變動,最早是位於現花蓮港車站的位置 (以前沒有北迴線,必須從蘇澳搭船到花蓮,再接上五分車軌距的花東線鐵路),後來花蓮站改成花蓮港站、花蓮車站設在比較靠市區處。在花東線拓寬與北迴線完工後,於現在車站的位置設了新的花蓮車站,說是為了都市發展、有更大空間運用等理由,但背後是否有誰在哪買了土地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台鐵有三個用新站換舊站的案例:台東站周邊根本荒涼的要命、舊站變成莫名其妙的園區;花蓮因為廢站早,所以還有些發展,但只算是普通;蘇澳則是好不容易繼續撐到現在,台鐵可是一直想要將蘇澳新站到蘇澳站這段盲腸線剪掉,只是蘇澳新站外比台東站更荒涼,只有水泥工廠而已而無法得逞。
想搭到客運總站,卻因看錯招牌而早了一站下車,結果在市區繞了一大圈又問人才到達。車站建築早就拆除了,只剩下幾個機務、工務的建築物而已,但也破破爛爛了。似乎是花蓮縣政府在原地以舊時樣式造了仿製車站,但感覺真是不倫不類。
舊車站大約位置
仿製車站
舊車站的附屬建築
蒸汽車頭
舊工務段
客運總站就在舊車站原址旁邊而已,剛才竟然繞了一大圈!站內的時刻表似乎是寫好看的,10:20 就說會有車,結果過了 10:45 時車才來,要不是覺得腳有點酸痛而不想步行、以及要到 12:00 才有北迴線的區間車,急著回到車站也沒用,用走的可能早就回到花蓮車站了。
回到花蓮車站,發現售票口前大排長龍,原來是車站電腦當機無法售票,由於手上沒有零錢無法投自動售票機,又不想買東西找開,只好排著隊慢慢等,反正離要搭的車的發車時間還有段時間,不會一直到那時都修不好吧?若真的到此地步時,就去買個東西換零錢,然後在罐頭機隨便買張車票,等上車再補票。
做好盤算後看到旁邊排隊的外國人似乎因隊伍一直沒有前進而感到困惑,於是用破爛的英文告訴他原因。談了一下,知道他是要回台北,本來是想搭比較早發車的區間車,但給他看了時刻表後他發現搭區間車要花許多時間又必須轉車,因而決定改搭別班;正好 12:30 有班太魯閣號,兩點多就到台北了。想指引他到旁邊的對號車自動售票機買,結果他身上的現金不夠,而那台售票機不是新型的,不吃信用卡,只好繼續排隊等。數十分鐘後,系統終於恢復正常,順利買到票。
因為搭到蘇澳新站後,這個時間內沒有車可以轉到蘇澳站,決定中間停個一站。五年前來時因為太陽太大而沒到海邊,這次再來挑戰吧。 (只不過今天的太陽也是很大)
崇德車站
沙灘、清水斷崖
北迴線的名產:水泥斗車
出漢本車站沿著公路往北走一點點距離就找到通往海邊的路。但出乎我意料,有個堤防隔在海灘前,高度至少三層樓高,底下是消波塊無法跳下去,也沒看到可以安全走下去的地方,只能打消泡泡海水的念頭。又覺得太陽曬得越來越不舒服了,只好趕緊回到車站內。不知道和仁車站與和平車站是否比較容易走到沙灘呢?
漢本車站
沙灘
車站內空氣不流通而很悶熱,在站員打開閘門後就趕快跑到月台,有風吹會比較涼快一些。但天氣似乎開始變了,烏雲漸漸飄來、天色變暗,又落下雨點,果然跟天氣預報一樣。
不過,搭區間車往北行之後,發現蘭陽平原這邊還沒下雨、天色也還是亮的,隔了座山脈果然差很多。
蘇澳新站
蘇澳車站
到了蘇澳車站,將行李寄放在車站的行李房,要來去泡泡知名的「蘇澳冷泉」。這邊有三處可以泡冷泉的場所:
一是大多遊客會去、離車站很近的,有大眾池以及有隔間的小池;大眾池不分男女,但必須穿泳衣,入場費 $70 起跳、小隔間則 $100 起。
第二個不算是洗澡泡澡的地方,而是戲水池,而且是開放的空間,常見到父母帶著小孩來此,似乎不收費;旁邊還有蓋來讓本地人洗衣服的設施。
第三個是本地人會去的,因為可以免費入場,外地人則要收 $50;男女分開、要脫光才能下水。但很多人不會在池外先洗乾淨才下水,而是衣服一脫就跳下水,在水裏才開始搓身上的污垢。還有在沖水處設了個小便斗,但排放口沒有完全接管到外面,只有到池邊而已,很可能會滲進池裏去,甚至走過去的人用力一踩就噴進池子了。
因此若是比較愛乾淨者,還是多花錢到大眾池或小隔間吧,畢竟那是觀光用,會比較注意維護清潔。
要回車站時開始飄雨了,雨雲終於追過來啦。本來還想在羅東停一下,只好取消而直接回家。
北宜高 冬山河橋
此次跟五年前一樣是六天環島行程,上次在東部待了五天,這次則在西部待了四天半。
相關閱讀:
五點多,天色已亮,離開待了一晚的網咖,到車站洗手台前稍擦洗一下後,準備搭最早一班列車往花蓮。 (嚴格說來,這是第三班或第四班,因為四點多時就有一般往台東開去的自強號、五點多也有班開往北迴線的普通車,而反方向也有跟這班一樣的 DR2700 在跑)
清晨的瑞穗車站
普快車 | 568 | 瑞穗→花蓮 | $67 |
DR2700 開出瑞穗車站
DR2700
暑假期間的一大早,還是有許多人搭車,到志學車站時甚至座位都坐滿了。不過花東限一天也才四五班普通車,早上應該是要到學校的人搭乘為主吧
富源車站
隧道
溪口車站
志學車站
加速
花東風景
抵達花蓮車站
在車站前吃過早餐,搭花蓮客運的公車到舊花蓮車站。從客運公司的設站點來推測,即可知道鬧區應該是在以前車站的位置,而不是現在的花蓮車站處。只是因為變更廢站的時間已有二三十年較久,所以還有些發展;幾年前才改的台東新站,外面根本還是一片荒涼!這種將鬧區車站廢掉改在郊區設站的事情竟然發生兩次,不知背後藏了多少秘密在?
除了幾個大城市外,一些客運公車公司後面似乎都有黑道在。就算不管背景為何而光論績效,經營一樣是很糟糕。搭過幾個地方的客運公車後,發現大致有幾個問題:1.時刻資訊不清楚 2.路線圖或停靠站不清楚 3.車資不清楚
日本在 1、3 上面做得很好:每個站牌都有時刻表、車上有按里程變化的費率表,讓你知道下車時該付多少錢。而台北、台中、高雄的公車站牌會放路線圖,這點比日本優秀,但大多數的客運公司只會在站牌上貼個站名一覽與大概的發車時間,或只有時刻表而無停靠站資料。我認為最好是像日本一樣有到該站的時刻表 (目前大多都只有發車時刻),然後再加上路線圖,以及若能再在車上顯示停靠站名與應付車資就更好了。但最重要的是:駕駛的素質要大大加強!有很多簡直跟流氓沒兩樣。
花蓮車站經歷了幾次變動,最早是位於現花蓮港車站的位置 (以前沒有北迴線,必須從蘇澳搭船到花蓮,再接上五分車軌距的花東線鐵路),後來花蓮站改成花蓮港站、花蓮車站設在比較靠市區處。在花東線拓寬與北迴線完工後,於現在車站的位置設了新的花蓮車站,說是為了都市發展、有更大空間運用等理由,但背後是否有誰在哪買了土地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台鐵有三個用新站換舊站的案例:台東站周邊根本荒涼的要命、舊站變成莫名其妙的園區;花蓮因為廢站早,所以還有些發展,但只算是普通;蘇澳則是好不容易繼續撐到現在,台鐵可是一直想要將蘇澳新站到蘇澳站這段盲腸線剪掉,只是蘇澳新站外比台東站更荒涼,只有水泥工廠而已而無法得逞。
花蓮客運 | 市區公車 | 新站→總站 | $22 |
想搭到客運總站,卻因看錯招牌而早了一站下車,結果在市區繞了一大圈又問人才到達。車站建築早就拆除了,只剩下幾個機務、工務的建築物而已,但也破破爛爛了。似乎是花蓮縣政府在原地以舊時樣式造了仿製車站,但感覺真是不倫不類。
舊車站大約位置
仿製車站
舊車站的附屬建築
蒸汽車頭
舊工務段
客運總站就在舊車站原址旁邊而已,剛才竟然繞了一大圈!站內的時刻表似乎是寫好看的,10:20 就說會有車,結果過了 10:45 時車才來,要不是覺得腳有點酸痛而不想步行、以及要到 12:00 才有北迴線的區間車,急著回到車站也沒用,用走的可能早就回到花蓮車站了。
花蓮客運 | 市區公車 | 總站→新站 | $22 |
回到花蓮車站,發現售票口前大排長龍,原來是車站電腦當機無法售票,由於手上沒有零錢無法投自動售票機,又不想買東西找開,只好排著隊慢慢等,反正離要搭的車的發車時間還有段時間,不會一直到那時都修不好吧?若真的到此地步時,就去買個東西換零錢,然後在罐頭機隨便買張車票,等上車再補票。
做好盤算後看到旁邊排隊的外國人似乎因隊伍一直沒有前進而感到困惑,於是用破爛的英文告訴他原因。談了一下,知道他是要回台北,本來是想搭比較早發車的區間車,但給他看了時刻表後他發現搭區間車要花許多時間又必須轉車,因而決定改搭別班;正好 12:30 有班太魯閣號,兩點多就到台北了。想指引他到旁邊的對號車自動售票機買,結果他身上的現金不夠,而那台售票機不是新型的,不吃信用卡,只好繼續排隊等。數十分鐘後,系統終於恢復正常,順利買到票。
因為搭到蘇澳新站後,這個時間內沒有車可以轉到蘇澳站,決定中間停個一站。五年前來時因為太陽太大而沒到海邊,這次再來挑戰吧。 (只不過今天的太陽也是很大)
區間車 | 2728 | 花蓮→漢本 | $65 |
崇德車站
沙灘、清水斷崖
北迴線的名產:水泥斗車
出漢本車站沿著公路往北走一點點距離就找到通往海邊的路。但出乎我意料,有個堤防隔在海灘前,高度至少三層樓高,底下是消波塊無法跳下去,也沒看到可以安全走下去的地方,只能打消泡泡海水的念頭。又覺得太陽曬得越來越不舒服了,只好趕緊回到車站內。不知道和仁車站與和平車站是否比較容易走到沙灘呢?
漢本車站
沙灘
車站內空氣不流通而很悶熱,在站員打開閘門後就趕快跑到月台,有風吹會比較涼快一些。但天氣似乎開始變了,烏雲漸漸飄來、天色變暗,又落下雨點,果然跟天氣預報一樣。
區間車 | 2728 | 漢本→蘇澳新 | -- |
不過,搭區間車往北行之後,發現蘭陽平原這邊還沒下雨、天色也還是亮的,隔了座山脈果然差很多。
蘇澳新站
區間快車 | 3385 | 蘇澳新→蘇澳 | $57 |
蘇澳車站
到了蘇澳車站,將行李寄放在車站的行李房,要來去泡泡知名的「蘇澳冷泉」。這邊有三處可以泡冷泉的場所:
一是大多遊客會去、離車站很近的,有大眾池以及有隔間的小池;大眾池不分男女,但必須穿泳衣,入場費 $70 起跳、小隔間則 $100 起。
第二個不算是洗澡泡澡的地方,而是戲水池,而且是開放的空間,常見到父母帶著小孩來此,似乎不收費;旁邊還有蓋來讓本地人洗衣服的設施。
第三個是本地人會去的,因為可以免費入場,外地人則要收 $50;男女分開、要脫光才能下水。但很多人不會在池外先洗乾淨才下水,而是衣服一脫就跳下水,在水裏才開始搓身上的污垢。還有在沖水處設了個小便斗,但排放口沒有完全接管到外面,只有到池邊而已,很可能會滲進池裏去,甚至走過去的人用力一踩就噴進池子了。
因此若是比較愛乾淨者,還是多花錢到大眾池或小隔間吧,畢竟那是觀光用,會比較注意維護清潔。
要回車站時開始飄雨了,雨雲終於追過來啦。本來還想在羅東停一下,只好取消而直接回家。
區間車 | 2732 | 蘇澳→台北 | $174 |
北宜高 冬山河橋
此次跟五年前一樣是六天環島行程,上次在東部待了五天,這次則在西部待了四天半。
相關閱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