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收工回集合點



我是 8/13 南下屏東、8/14 開始正式工作的志工,算是留下志工中工作天數較久的。去過佳冬大同村、林邊永樂村、萬丹灣內村、林邊光林村

縣政府志工都是集中在屏東市,屏東車站前面、媽祖廟旁的「唐榮國小」。原本第一、二天是住在東港的以栗國小,離災區只要二十分鐘車程,雖然沒有自來水而只有四個地下水水龍頭可用,但畢竟是這種狀況,我們可理解忍受。結果住了一兩天後就改住到屏東市內,自來水充足、週邊非常熱鬧,但離各災區超級遠,每天要花四十分鐘以上車程才能到災區。也許對縣政府人員來說可以方便就近管理,省事些吧!

事情起源於 8/19 晚上,文化處事先沒有任何預告,突然間就用廣播通告,要志工星期四照常工作,星期五就必須全部撤離,然後還找人逐間教室通知。聽到這消息的志工當然非常不爽,馬上聚集起來;文化處的人更進一步說是「包括慈濟、台北縣、法鼓山...etc」的志工都不准進入。所以志工聽了後更憤怒,馬上要求他們去叫下決策者過來說明。

有位到小林村當過救難人員的大哥,因為經歷過那種到了卻已什麼都辦不到的事,因此情緒激動了些,有些不理性的言詞和舉動。還有些人是滿懷熱心趕來但是卻突然莫名其妙被告知要撤離 (有自費搭高鐵剛到的),當然心中充滿憤怒。這次通告只是個導火線,引爆之前對縣政府腦殘規劃的不爽:

  • 每天號稱八點出發,但出發前還要在混亂中排出人員編組,實際出發時間常是八點半。若是數車都要到同一地點,則要停下來等落後的車,然後要繞道到不同方向取工具,之後再折返到工作地點,通常十點半至十一點半才到,中午休息一小時、下午三點半就開始收拾工具、四點收工.. 每天工作時間非常短。有時可能因為交通管制,要下車再帶著工具步行到集結地點。到達時還被派駐當地的鄉公所人員罵「拖延太久」,拜託!這句話該去罵縣政府的規劃吧?這麼慢到達是我們希望的嗎?
  • 工作地點都是由縣政府指派,因此常常在要上車後才知道要去哪裡、也不知道現場狀況,會發生要清積水污泥卻只帶圓鍬狀況;或是將熟悉該村環境時卻又被派到其他地方,要重新熟悉 (星期二起有稍作更改,可以自行指定要到哪裡工作,算是少數的改善點之一)
  • 做事時,有些工作內容是由當地村長派,結果竟然有要幫忙清豬舍、洗碗盤、折塑膠袋、清理車庫、工廠庫房等等他們自己就可以做的,縣政府、鄉公所根本沒有事先過濾。有些則是到一定點後自行尋找工作,由於慈濟、法鼓山...etc 各單位都派了志工到各災區,還有現場的國軍弟兄。縣政府似乎沒有協調統一調派限制到各村的義工人數,因此某些地方總是擠滿了人,必須到處逛以找到可幫忙的住宅,否則只能呆站著看
  • 星期一開始由勞工處接手任務調派,每車派一位領隊。這應該要由熟悉當地狀況者擔任,結果卻是從該處裡面任意調派公務人員來,而且還是週休二日結束後突然被抓來,對路況、現場情形、工作內容全都不理解,曾有因不知道有交通管制而導致志工必須步行從村莊西邊走到東邊上工的。
  • 土工器具損壞,領隊竟然說「死要見屍」,要我們把殘骸帶回去。拜託,真是官僚!已經累得跟什麼一樣,誰會想花力氣再帶著用不到的東西?



幾天前就把我們的改善意見告訴文化處的處長大大大人了,結果她還是照自己想法來搞,完全名符其實的「官僚」!

上週六是志工第一次遇到週末,結果不知是哪個人要求的,全部車子先到文化處前「會師」之後再出發。我們車上兩組人馬已經工作過兩天,已經稍培養出默契了,結果她要求所有人下車按照他們的編組來搭車!經過一番爭論後,她同意我們維持原編組,但要求我們「下車改搭編號不同的車」.. 這也太荒謬了!最後是司機看不下去,插嘴說交換兩車號碼牌就好才讓她閉嘴。

當初文化處不了解該怎麼募集志工,所以請了幾位網友幫忙構想,立案之後由於大家熱心地想幫助受災者,因而報名志工非常踴躍。結果她還沾沾自喜地跟人說「你看,台南和高雄都來問我們怎麼招到那麼多人」.. 一個不是由自己搞出來的計畫、規劃超級差勁的志工服務,竟然還敢這樣自傲!?


經過數十分鐘,副縣長跟相關人終於來了,開始安撫志工與說明

→ 副縣長的說法全程錄音



副縣長說:「因為要加速排除積水,所以軍方即將拆開主排水幹管清理;而軍方指揮官要求別讓相關人員進入,以免發生危險與妨礙施工」

實際:問過現場的山貓駕駛和縣政府承辦人,實際上在昨天晚上就已拆了大半。既然昨天就已經開始施作了,那為何今天仍可讓人過去施工?副縣長的話明顯矛盾!



副縣長說:「只要避開施工區域,其他地方都還可以去,沒有要所有志工離開。要求志工離開五天是『溝通不當』的關係」

實際:明顯是發現志工不爽了,臨時趕快改變說辭,但因為我們全程都有錄影錄音,所以說出後無法再修正



副縣長說:「要找二十位志工當小組長熟悉各地,領導各小組的人工作」

實際:像我們一樣擔任志工超過五天的人非常少數,多是兩三天甚至還有一天的。人員來來去去流動,根本不可能有人擔任這種職責



副縣長一相情願把他想像的理想程序強灌給我們,要求底下幕僚按照可工作區域和志工人數區分出七輛車。結果 8/20 早上發車時集合處、校門口仍跟之前一樣到處是人擠人,經過半小時的混亂後終於有車開始出發,而地點仍照舊是車上的人自己指定,完全和副縣長的想法不同。所以不知以後會有什麼大改變? 科科

我們這群待六七天的以及一些志工都受不了縣政府的這種無腦規劃,決定離開往他處去協助。從上星期到昨天,我們跟領隊、文化處長、勞工處長表達我們的建議超過三次,但每次他們都說會參考改進,實際還是維持原樣、或只有做小小的改變。勞工處長 (不確定是否是他) 還說聽了我們的說法後很感動,想採訪我們其中的人,我們以「來這裡是要做事,不是要上媒體刊物」拒絕。


一天工作之後



連續工作了七八天,因為身體的酸痛疲勞,以及軍方將在災區用機具施工而先返家,目前預計下週再重返。每天都遇到陸續投入災區的大量志工,多數人都是充滿熱心和熱情,希望協助受災的當地民眾儘速回復到原來生活 (少數的「災區觀光客」和「高鐵一日志工」就算了...)。

看到老阿公、老阿嬤面對滿屋子的積土、泥水,面對家具財產泡水時的無助表情;再看到當家中積土積水都已清除、家具清潔完畢時,他們感謝的面容,剎時就會覺得雖然身體無比疲憊、身上多了不少傷痕水泡,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是!有志工願意幫忙,不代表官方就可以什麼都不做或亂搞。這一週間親身體驗,讓我了解什麼叫「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以及「官僚」的真義

這種時刻最重要的就是「效率」與「妥善的計畫」,可是屏東縣政府卻沒有,而是志工招募到了後給吃給住,把你運到災區後就算了事,最重要的清理工作都由志工自己挨家挨戶去找,或是由當地村長提供。這也罷了,還有一些因官僚思想而產生的規劃,反而更降低清理效率。相信曹縣長、鍾副縣長以及縣府的多數人都是希望趕緊讓災民恢復家園,但仍有少數幹部與執行人員用死硬的腦袋堅守官僚規定不知變通,甚至是只講求自己作業方便而不管效率問題 (文化處處長徐芬春,以及勞工處的某科長,就是在說你們!) 志工再多、再熱心,也會被無效率的規劃消磨殆盡,災民也必須繼續孤單地與堅硬的積土、泥濘的黃水奮鬥


個人就自身經驗,提出幾個感覺到的問題點與淺見建議,希望下週志工協助工作再開始時,不再是舊時無效率的狀況:

  1. 住宿地點離工作地點太遠,每天要花上至少半小時車程才能到
    改在離災區較近處設住宿點,只要有清水可洗澡與清洗衣物、可以遮風雨就好。志工是來幫忙救災而不是觀光,有基本的住宿環境就夠了。如果考慮報到的交通,或許可設在屏東線鐵路的幾個車站附近

  2. 每天八點出發前要在混亂中排出人員編組,實際出發時間常是八點半
    前一天晚上就編好組,隔天上車點名數量到齊就發車

  3. 若是數車都要到同一地點,則要停下來等落後的車
    以車為單位,到齊了就出發直接開到工作地點

  4. 要繞道到不同方向取工具,之後再折返到工作地點
    工具放在住宿地點,上車時就帶著。如果真的沒有空間,與軍方協調使用他們前進指揮所的物資

  5. 因為交通管制、行車空間不足,要下車再帶著工具步行長距離到集結地點
    與軍方保持聯絡暢通 (現在是各行其是),掌握管制路段資訊。當變動後要能馬上得知,馬上傳達到各車。也要事先將研擬好的行車路線告知駕駛

  6. 工作地點都是由縣政府指派,因此常常在要上車後才知道要去哪裡;漸漸熟悉該村環境時又被派到其他地方,要重新摸索起
    在住宿地點張貼災區地圖,最好能畫上進出路線、集結地與大致工作範圍以及註明災區情況,使志工能先有概念。指派工作地點時,儘量由之前工作的小組優先安排

  7. 領隊應該要由熟悉當地狀況者擔任,不是從縣政府裡面隨意調派公務人員來,對路況、現場情形、工作內容全都不理解。支援來的公車駕駛也是
    就算領隊是公務人員,也應事先到派駐地區先探勘以大致了解情況,並應發給領隊、駕駛員地圖,上面也要註明路線與交通管制點

  8. 有些災區工作內容是由當地村長派,結果有非急迫性或可自行處理的工作
    應有人先至各地探勘,過濾掉顯然已經不再需要志工幫忙的點。個人認為縣政府招募來的志工主要是較青壯者,所以工作目標應是針對清除積土、泥水或搬運,如果需要清洗與清潔,該找慈濟等專業主婦較多的團體的志工。

  9. 縣政府沒有協調統一調派、限制到各村的各單位義工人數,導致某些地方總是擠滿了人,必須到處繞尋找可工作處,否則只能呆站著看
    不管是民間或官方團體,應先向縣政府聯絡,由縣府調派支援地點。但縣府必須先掌握各災區情況,計算好志工需求人數。若無法管制國軍,則也要得到派駐兵力數量,一併列入志工調派時的考量

  10. 對災區狀況掌握不清,問哪些地方還在淹水時答不出
    應有人探勘過災區,並找人定時回報狀況

  11. 不知道現場狀況,會發生要清積水污泥卻只帶圓鍬狀況
    在住宿地點的災區地圖上註明災區情況,並記得按時更新

  12. 志工工作天數不一,來來去去流動大,縣政府對人數的掌握有問題
    事先調查志工預計停留天數,每天統計現有人數

  13. 常有新來者不容易進狀況
    記下已工作較多天的志工,由他們來帶領新進人員

  14. 雖然縣府每天都開會,但志工的意見與改善建議無法傳達,持續用無效率作法
    找有意願參與的志工加入會議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yne Su 的頭像
    Wayne Su

    Wayne's Blog

    Wayne 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