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星期被蜂螫,決定以後夏秋時分不去挑戰冷門路線、季節內獨行也要挑一個月內有人走過的。(實際上紫微環山步道、六寮崙路線在六月下旬時有人走過也沒發生狀況,但才隔一個半月就有蜂群進駐了......)
看到獨步山林間的蕭郎大哥八月初完成新山夢湖 O 形,正好也久沒走陡上路線,就來試試此行程。
從台五甲線轉入汐萬路、一路往山區行到柯子林茶莊。
茶莊的大茶壺裝飾
![]()
從茶莊天橋右轉進入 308 巷的碎石土路;停了很多車子處是北港溪較緩處,有人堵溪水做成自然水源游泳池、並蓋了更衣室和浴廁,夏天來戲水的人還不少。
游泳池旁就是「五指山古道」入口,停車、換裝後出發。
平緩寬敞的土路,偶有枕木階梯。
遇到岔路,直行繼續走古道、右轉陡上新山西南稜。已計畫好先陡上新山再從古道緩下走 O 形,所以右轉進入較狹窄路徑。
很快遇上北港溪主流,抓繩小心過去。
之後又遇到支流,簡單通過。(水被一顆大石堵住,便從石頭上流下來)
開始轉陡,都走在林間:無風、很悶熱。
途中有些巨石
![]()
![]()
從巨石旁穿過
![]()
看到應該是某種「乳菇」(Lactarius spp. )?
![]()
漸漸走上稜線,比剛才舒適許多。
經過石堆
![]()
從一顆巨石旁通過。
有標示說攀上巨石頂有不錯的景觀;不過看起來蠻陡且沒有適合攀登的紋路,爬上去是沒太大問題但下來時就會有些困難,還是別去挑戰。
隨著高度提昇,開始出現岩稜。
還要抓繩上傾斜岩壁;不過這片砂岩被風化得坑坑洞洞、加上經年累月踩踏出的痕跡,並不會太難攀上。
在岩壁上有不錯的展望。
繼續上行,坡度有比較緩。
岩稜
![]()
再出現抓繩子上的岩壁,一樣不困難
![]()
土徑旁見到幾朵不明品種的橘色小菇
![]()
還有被啃得差不多的疑似某種「紅菇」(Russula spp.)?
![]()
接近山頂,轉入山腰土路,會遇到好幾處可下夢湖的岔路。
終於登上最高山頭。
新山,499M
![]()
野牛隊2
![]()
折回一小段,陡下樹根土路往夢湖。
中途有觀景點可俯瞰夢湖
![]()
下抵夢湖旁。
水量似乎有點少
![]()
![]()
![]()
新山夢湖不愧是熱門景點,來登山、觀景的人超級多;湖旁的咖啡店還沒開始營業就已經有一堆人在等了。
繞到南邊
![]()
接上車道入口岔路,絕大多數人都是開車到終點再走這條步道過來。
左轉往新山東稜。
![]()
寬敞、緩上的保線路
![]()
路旁看到一群疑似「蟻巢傘 (雞肉絲菇)」(Macrolepiota albuminosa)?
![]()
忘了挖看看底下是否有通到螞蟻窩的長根,就能確認是否真是蟻巢傘
![]()
![]()
接近保線路盡頭,左轉接稜線上行。
繼續往前有座電塔,多條電線從北側五指山接來,似乎是重要輸電線路;缺口處有不小的風,正適合休息;若穿過電塔續行可上十四坑山或下往七堵七分寮。
回到剛才路口,上稜線。
大致上多是岩稜,偶而要穿草木間窄徑
![]()
也要抓繩陲降
![]()
途中很多點都可攀上岩石觀景,但必須小心。
過有標示牌的小山頭後轉入山腰路徑,過設置了幾張木椅的小鞍部休息點後遇到岔路,右轉。
先上到小山頭,遇岔路往右,再稍陡下;在鞍部又遇到岔路,應該是接回剛才的左路。
過鞍部後再轉稍陡上。
接近中午、實在很熱,走得越來越沒力,只好每走一段就停下來休息;最高點是設在山頭上的觀景台,但上方不遮陽、只能躲在底下。
雖然才十一點多,但似乎是血糖低、有點頭昏,決定提早吃午餐。(有帶糖果,但途中都忘記拿出來吃吃以補充熱量)
休息夠了,準備下山,但先到觀景台上看看。
西北→東北
![]()
![]()
東→西南
![]()
![]()
![]()
拉近看新山
![]()
走老舊的枕木步道。
經過另一個觀景台,但此處展望不如剛才那邊佳。
出口有石桌石椅可供休息。
正對面是友蚋山登山口,但今天已覺得「乏了」,還是改天再登。
左轉七汐產業道路 (七汐農路),柏油新鋪不久。
依據路標往汐止方向走、左轉汐萬路 380 巷,經過幾間別墅,在新整修的白色水泥路面旁見登山口。
剛開始有些石塊階梯,中間轉比較寬敞平緩路徑。
平緩路盡頭有顆標石。
友蚋山南峰(過火埔),340M
![]()
鑛務課 第二百六十一号
![]()
之後又轉下行,而且是石塊疊成的階梯、上面還長了些青苔,若天雨時必須小心。
這段階梯不長,很快到達出口,接上 366 巷。
穿過柏油路,繼續從正前方砌石步道往下。
過 366 巷後,右手邊出現好幾間黑棕色的建築,似乎是日本料理店和茶室「食養山房」:據說價錢不便宜,而且還很熱門、很難訂到位;不過從外面看起來每間可容納的人並不多,難怪從上面走下來看到好幾間房舍。
這個木橋似乎也是通往其中一間
![]()
開始沿北港溪支流而行,會跨溪好幾次。
走過石板橋。
![]()
![]()
過石板橋後左轉,竹林間可看到東側有斜壁瀑布,但因為路徑不太明顯、就不硬去靠近。
走過民國六十多年改建的「重柔橋」,據說下方是保留使用原有老橋墩。
開始沿北港溪主流走,之後又經過三間食養山房的房子,而且還必須穿過他們的停車場。
比起有友蚋山南峰的前段,過 366 巷之後的後段石塊階梯多了許多,下坡走起來實在很不舒服,一直到坡度更緩時才解脫。之後漸漸出現枕木階梯、圓木階梯,甚至還有一小段路就混用好幾種的。
最末段為土徑 + 腐爛枕木,但沒什麼坡度、走起來很輕鬆;順利回到泳池旁,稍休息整理後取車離開。
前段行走路線:
附近還有很多三角點標石可摸,但實在累了,便選個簡單的。
走汐萬路離開山區,漸進進入住宅比較多的區域;轉入北港國小對面的祥雲街,但在幾個巷弄的尾端都沒看到山邊有像登山口處。退回到大路,從烘內派出所旁、堤防牆邊類似自行車道的小路進入,總算看到路條。
雖然是小山,但也有些小陡、幸好都有繩子可拉,而且似乎不太熱門,路上不少雜草、刺藤、倒樹擋路;但畢竟高度不大,很快看到樹上的標示牌、再在腳邊草叢裏找到目標。
八連一坑,38M
![]()
建設廳 礦補2016号
![]()
再往前走幾步還有另外一顆。
![]()
鑛務課 第百十一號
![]()
有路條從北邊綁過來、看起來也有路徑,似乎祥雲街的巷子裏有另一個登山口?不過山上和週邊的蚊子實在有夠多,沒精神再冒險;原路下山、取車回家。
※原以為這「八連一坑」名稱是來自週邊的礦坑,但都查不到資料 (一般礦坑名稱都取「○○一坑」「○○二坑」....);之後在地圖上看到地名標示,所以也許是地名本就如此?
後段行走路線:
相關閱讀:
- 五指山古道,新山,友蚋山南峰 (獨步山林間,2014-08)
- 五指山古道、友蚋山、新山 O型 (登山越嶺,開展心靈的綠野,2014-05) [反向]
- 新山夢湖 (BAT的群聚部落,2014-06)
- 五指山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2013-11)
- 拱北殿.叭連港大尖.八連一坑山.研究院路高工局基石亂找一通 (童妍童羽,2012-05) [最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