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的山頭即將走完了,只剩下今天這幾座。
從捷運文德站走到碧湖 (大埤) 小繞一下旁邊的小山,再從公園後面出去接上環山路。因只參考 Garmin 的 TOPO 圖資與獨步山林間的路線,兩個都記載登山口是在金龍隧道前;結果現場看才發現那似乎是以前的走法,的確是有階梯入口,但上方是居民上了鎖的菜園竹林,只能從旁邊繞過,在竹林內走到高點之後也沒看到再往上的路,只好抓往山上的方向強穿過一堆枯竹,終於接上明顯步道路徑,約是碧湖山山頭與金龍隧道之間的位置;再回頭循步道往南走,沒多遠就到達山頭,山頭附近步道兩旁草稍長。(比較好走的登山口應該是在內湖路二段179巷50號對面,或內湖派出所後面也有土路步道上山)
碧湖山,61M
北市三角點 第78号
回頭順著山路往金面山方向走,從地圖等高線上看起來似乎很平坦,實際上有好幾個山頭要上上下下、甚至有很陡的上下坡,還好高度並不大。這邊相對於後面的金面山步道是較少人走,兩旁的草比較茂密稍妨礙行走;過巨大仙人掌和有空地的小山頭之後路徑才變得寬敞些,之後到了可通內湖路、環山路登山口的十字路口後人也多起來了。
在十字路口繼續直行,先是一段枕木階梯、然後是泥土林道與偶而出現的岩石路段;再經過一段枕木階梯,到達山頭上的「泰安亭」涼亭,不少一般遊客走到這裏就結束行程下山。
稍停歇休息後繼續前進。陡下枕木步道後出現裸露岩稜,不過坡度不算太陡、有繩子可抓、岩石上都已鑿出踏腳點,難度並不高;過山頂後變為小岩石土路下山,之後不遠就可看到基石。
金面山,181M。不知為何不是埋在剛才的山頭上,是因這裏視野比較好嗎?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真(12)
之後又有岔路可下山,但仍繼續往前行;過電塔後是較陡、約六、七十公尺高差的上坡、過途中的枕木鋪設成的觀景點後多是岩石路段,山頂處則有許多顆大石。
剪刀石山,259M
回望剛才的金面山
這裏是此次行程最高點了,之後應該會輕鬆許多。往南從涼亭旁的步道雖雖也能通到西湖山,但要先下一百多公尺再上一百公尺,所以往北邊走通大崙尾山方向的寬敞土路,途中再經岔路往下;一路路徑明顯。
長在樹上的不明品種
在靠近西湖山的登山口之前,看到從剪刀石山山腰接過來的步道正在施工改建,難道是要修築成車道、將內湖路一段91巷延伸到竹月寺接上環山路二段嗎?
直行寬敞可行車的泥土路,登山口在左手邊,有路條與路標指引,不過因人氣較低,步道的草長到遮蔽看不見路況;稍陡上一小段就到達山頭。
西湖山,196M
北市都市計畫處 NO116
直走下山,路況與剛才差不多,稍有些陡下;到達一小塊可展望台北市區的空地,基石就在一旁。
小金面山,129M。因要避免與海拔較高、同有圖根點的金面山混淆,故加了「小」字做區別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人(29)
直行或東邊的路都可下山,覺得東邊的路似乎比較不那麼陡而從那下山;一小段稍陡下之後是土路,過竹林後接上水泥路與柏油路,下抵德明科大後面;穿過學校的運動場到環山路上,省下不少繞路的時間。
本來還想要到大直基隆河畔的「美堤河濱公園」試試還能不能看到老頭上上星期發現的馬勃;不過看天色有點陰暗,這幾天中午過後又都會下大雷陣雨,就決定不去、到捷運站搭車回家。
行走路線:
實走:碧湖公園→碧湖山→金面山→剪刀石山→西湖山→小金面山
相關閱讀:
- 碧湖山.金面山.剪刀石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2010)
- 碧湖山、金面山連走文間山、劍潭山順登西湖山、小金面山 (雲行的天空,2009)
- 剪刀石山-金面山-碧湖山 (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2010)
- 小金面山-西湖山-剪刀石山 (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2011)
- 西湖山、小金面山、剪刀石山、大金面山、碧湖山 (2009)
其實,今天在某處還發現了很恐怖的東西:
鱗柄白毒鵝膏 (Amanita virosa),歐美又稱之為「Destorying Angel」,吃超過 30g 就有 70% 以上的死亡率,可說是「毒菌之后」!
毒性為兩階段發作:吃下後 6-24 小時內會腹痛、上吐下瀉,同一般腸胃性毒的症狀,一天過後症狀就會完全消失,像是風頭過了一樣;但四到六天內就會開始第二階段,消化器官出血、腎臟肝臟功能損壞,很高機率會致人於死。而且目前並無這種菌類所含毒素的解毒劑,只能用洗胃、血液透析來緊急處置。
辨識方法:全株都是純白色 (少數在菌蓋中央有淡黃色)、菌蓋平滑、有薄膜狀菌環、菌柄有鱗片、肥大的菌托。
發現時長了一大群
甚至快有「仙女環」的樣子了
幼菌、成菌、老菌都有
純白無暇的樣貌,卻是致命毒菌
有薄膜狀菌環、菌柄有鱗片、肥大的菌托
某些資料上記載此菌在中海拔才有,實際上低海拔的地方就能發現,是非常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死亡因素啊。
順帶一提,「毒菌之王」是這個:火焰茸 (カエンタケ,Podostroma cornu-damae)。一般毒菇摸摸並不要緊,只要別吃進嘴裏或吞下肚都不會有事;但這種菌的汁液厲害到會使皮膚、身體組織潰爛,若是食用超過 8g 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還好這種菌目前主要在日本發現、中國也有稀少記錄,在台灣則尚未出現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