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法蘭克大伉儷走完峰頭尖之後,就立即決定一起走福巴越嶺,因為要至少半個月前先申請 (經過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所以排定到將近一個月後。日子接近,天氣都還不錯,不過當天有鋒面過境、下半天會開始變天,便講好提早出發、早點下山,以免遇到壞天氣。
約好六點在北宜路和新烏路路口等,但時間估計太寬、太早到了,結果賢伉儷竟也提早到達,正好。清早都沒什麼人車,一路駛入福山村,在道路較寬處停車、整裝出發。
稍往下一點,走過跨大羅蘭溪的吊橋。
過碎石路,之後開始進入越嶺道。一路緩上寬敞土徑,僅偶而在一些崎嶇處有小段不陡的上下坡、偶有小橋或木梯跨越溪溝。
像這樣的木梯:踏面上有釘鐵網防滑
![]()
經過兩顆十多年前設立的水源會控制點。(越嶺道上有兩顆,據說往茶墾山的路上還有另一顆)
通過往「烏來深山屏障」茶墾山、模故山的岔路,往右繼續走步道。
難得經過沒有架橋的溪溝,可能是因為路徑太窄、或危險度不高?
再走過棧道,距離不長、沒有什麼難度;看別人的記錄都寫得很驚險刺激,實際走並沒那種感覺。
半途中開始有「插天山自然保留區」的警告標示。「自然保留區」是等級最高的保護區,必須提前半個月申請;雖然很少遇到林務局的巡邏員,但一被查到可是三萬元起跳的罰款,按法規是要以學術機構名義才能進入,現在是一般民眾申請都會同意,所以還是乖乖申請再進入為妥。
再前進沒多遠,就進入自然保留區範圍了,標示警告沒有申請者應儘速退回。
步道一段段的林相都不太一樣:前段比較雜、後段林景比較有可看性。
長長坡邊路徑中難得一段林徑
![]()
旁邊倒樹上長滿像是「角殼多年臥孔菌」(Perenniporia martius),又像是「樹舌靈芝」(Ganoderma applanatum) 或「南方靈芝」(G. australe),之後途中也很常見到很大朵的
![]()
隨著高度增加、越進入深山中,巨木也越來越多、
接近 8K 前,路旁有棵中空的巨大枯樹,樹洞大到人可進去。
標高漸增,越來越接近目的地。
經過溪溝上的小橋
![]()
過了大彎,到達步道的半途點「檜山岔路」。(彎道處隱約有往下的路、還有紅色稍舊的路條,不知通往何處?)
路標把「檜山」寫成「檜木」了
![]()
往上一些是以前「檜山駐在所」所在處,有駁崁和很大空曠平地。
繼續走山徑往上,比之前的越嶺道稍陡一些但難度不高,不過開始出現霧氣了。
經過二十多分,到達幾棵巨木圍起來的空地山頭。
檜山,1436M
![]()
三等三角點 No.6253
![]()
在此休息與用餐。感謝賢伉儷準備工具與材料並辛苦背上山,在稍冷的山上也能享用熱食和熱茶。
休息過後繼續行程。原本打算原路回頭,但感覺太無趣;經我介紹後決定經稜線路下山走 O 型。
跨過幾棵倒樹後踩鋪滿落葉、像是彈簧床般的稜線路徑緩緩降低高度;途中有許多充滿特色的巨大樹木,可惜就是倒樹很多、需不時繞開或低身穿過、抬腿跨過。霧氣更濃厚,走在稜線上感覺很奇妙。
來到最危險的斷稜,需踩樹根、抓樹幹緩緩而過,下方是數十公尺的陡坡。之後還有七、八十度的向上陡坡,僅部份段有繩子可抓,其他都需抓樹根樹幹小心上登。
通過危險路段,看到路徑旁一顆大樹上長滿疑似「血紅擬革蓋菌」(Coriolopsis sanguinaria)
![]()
![]()
再往前一些,另一棵樹上長滿像貝殼的「島生異擔子」(Heterobasidion insulare)
![]()
![]()
![]()
抵達中途的山頭 1288 峰。
之後路徑不像之前那樣危險、稜線也變得寬敞;大約檜山出發後兩小時出頭抵達。
山車廣山,955M
![]()
去年才發現的「森林三角點 補山(11)」
![]()
再繼續向下,經保安林界水泥柱後山徑離開主稜線、進入山坡林中,後穿越大片竹林和小段杉林。
後再接回稜線、漸漸聽見流水聲,靠近大羅蘭溪和山車廣溪的河流處,從農家旁接上車道。
再走不遠回停車處,結束今日行程。
今日行走路線:
相關閱讀:
- 福巴越嶺古道-檜山-山車廣山 O形 (陽明山腳下的法蘭克,2014-04)
- 烏來:福山~山車廣山~檜山~巴福越嶺古道 環行圖 (ky0119(賤腳隊)@登山補給站,2011-09)
- 山車廣山-檜山-福巴越嶺步道O形 (蜜豆的家,2011-10) [反向]
- 檜山、山車廣山、巴福越嶺半程O型 (老王的足跡,2012-03) [反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