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在中午過後都會下起傾盆雷陣雨,前幾天開始天氣才稍有好一些。今天要走的也是複習以前走過的路線。
與上次一樣搭到絹絲瀑布入口處,整裝後出發。過瀑布後可看到有個步道已改道的告示牌,新步道開始往上高繞,但旁邊的舊步道路跡明顯也很好走,只是途中會經過曾崩塌、可能會再落石的路段;原本擋落石的明隧道都被破壞得嚴重損毀、鋼筋外露,必須儘快通過避免意外。只是一直走到接回原步道卻都沒看到「專賣局 造林地第三號」柱,是我太眼拙了嗎?
繼續走絹絲瀑布步道往擎天崗方向,上次途中左轉往冷水坑方向,這次繼續直走。
途中看到長在樹幹上的疑似「血紅擬革蓋菌」(Coriolopsis sanguinaria)
往擎天崗有兩條路可走,選走左邊路程較短、經過陽明山衛星接收站的砌石步道。
途中經過小水準點 (2011/05 照片)
土地測量局水準副線 水準點 二三五 (2011/05 照片)
經過嶺頭喦土地公廟,過防牛柵門後沿著石階步道走,在金包里大路城門旁即可見到造林地柱。
就在城門旁邊,跟陽明山農場的水泥柱並立
大正十一年六月建設 專賣局 造林地第十九號
繼續往石梯嶺方向走。
途中見到「乳白錐蓋傘」(Conocybe lactea)
到達擎天崗山東峰,芒草和上次來時一樣茂密。
擎天崗山東峰,791M (2011/04 照片)
北市三角點 第49號、三等衛星點 (2011/04 照片)
據說附近還有顆省政府的基石,不過繞了兩圈都沒發現
旁邊看到疑似「變色糞傘」(Bolbitius variicolor)。今天在有牛隻出沒的地方大概都可見到這品種,單株、群生甚至簇生的都有,應該是跟牛糞有相關性。
繼續前進,在快到石梯嶺的板凳前有一顆基石。
都3077 (2011/04 照片)
到達石梯嶺。聽到遠方天空隱約傳來雷聲...
石梯嶺,862M (2011/04 照片)
北市18 (2011/04 照片)
過石梯嶺最高點後開始下坡,又有顆基石。
就在休息用板凳前 (2011/04 照片)
臺灣省 精密導線點,編號不明 (2011/04 照片)
因為距離不遠,就順便撿完:走過了杏林山入口後右轉往北五指山、高頂山去;沿著地上黃色的防迷路繩索即可。但稍離開繩索路要到北五指山時,碰到在大水坑中泡水的牛群,牠們還起立對我行注目禮;這實在是太有禮貌、太不好意思了,趕緊從旁邊繞道而過。
北五指山,787M
北市地測 精幹點 市186
回到繩索路繼續往南偏西走,看到在右手邊地上有顆綁了紅色、橘色繩子的小石頭時右轉,基石就在前面幾公尺。
高頂山,770M
北市都市計劃處 NO140
繼續往前應該有路可接到頂山,之前就是從那條路走來這邊的;但這次沿路走來都是茂密芒草而沒明顯路徑,決定不去挑戰,跟著繩索原路回到砌石步道,繼續往頂山方向走。
之後步道穿入高大樹林中,沒有太陽、時時有風吹來,走起來非常舒服;還看到不少人就在步道旁休息用餐。
林中步道
快到頂山前有個金毛杜鵑的解說牌,前面有條不明顯的小路,上次就是從這邊走到高頂山;據說途中有「北市地測 精幹點 市151」基石,但上次沒看到。鑽入不明顯的小徑,走到接近基石位置處繞了幾圈、衣服被刺藤鉤了好幾條痕卻仍然沒發現,只看到茂密的樹叢與芒草而已。
回到步道,再往前沒多遠就到頂山了。
頂山,768M
破損的「土地調查局三等三角點 一○三三号」
台湾省政府 瑪鍊溪水源保護区界08
本來想往下探頂山南峰、瑪蕃山、頂山溪山,但覺得似乎快下雨了、那邊的路徑都是土路且稍陡,決定還是繼續走步道往風櫃口下山。
途中看到基石
都3099
接近風櫃口,有個小山。
入口在步道旁 (2010/11 照片)
不用一分鐘就到達基石處。
香對山,627M
鑛務課 第三十八號
還發現很小朵的不明品種:
走回步道,下到風櫃口涼亭休息。從風櫃口到擎天崗的這段,之前來了三次都沒走完,這次終於完成全程了。
到萬溪產業道路的 M5 公車站牌處,結果這個一天只有四班的公車前一班已經開走了,下一班要再等兩三個小時。只好往平等里方向走,走坪頂古圳的前半段下到聖人瀑布前,搭班次較多的 S18 公車回家。
今天走的都是石階或砌石步道,很不舒服;還是走土路愉快多了。
行走路線:
實走:絹絲瀑布步道→擎天崗山東峰→石梯嶺→北五指山→高頂山→頂山→香對山→坪頂古圳步道
相關閱讀:
- 梅花山→五指山→內雙溪山→頂山 (2010/11)
- 頂山諸峰→北五指山→荷蘭古道 (2010/12)
- 坪頂古圳→內雙溪古道→擎天崗東峰 (2011/04)
- 金包里大路(南段),絹絲瀑布,擎天崗 (獨步山林間,2008)
- 北五指山,高頂山 (獨步山林間,2008)
- 香對山,頂山,石梯嶺,擎天崗山東峰 (獨步山林間,20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