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因為石階步道旁芒草太密、山路則長了許多刺藤,未帶刀子工具而沒能找出頂山附近的幾個山頭,今天就特地帶了長短草刀,準備砍出通路

搭 S18 公車到終點「坪頂古圳步道口」,沿著坪頂古圳步道接上萬溪產業道路,再往風櫃口方向走一段就到了往頂山溪山的登山口

11:04 登山口就在廟旁
小廟後開始上山


經過高差約兩百多公尺的陡上坡後到達山頂,有些芒草叢但路徑仍很明顯,影響還不太大

11:45 頂山溪山 (又稱「頂山南峰」),640M (北市三角點 65)
頂山溪山 640M


走西邊的路徑,先經一段下坡、跨過沒有水的乾溪河道,再變為上坡。前段都是路徑明顯的林道,非常好走;但山頂附近是一大片比人還高的芒草,走在裏面像是在走迷宮一樣,經過的地方若沒有用刀切斷或壓平芒草,都會馬上回覆原狀,讓人看不出走過的痕跡,有如踏入八陣圖中一樣。

這是三天後走竹篙山時的狀況,但頂山這邊的芒草更高更密,難度遠遠超過
接近竹篙山山頂的芒草

12:37 瑪蕃山,702M (四等三角點 北市都計138)
瑪蕃山 702M


瑪蕃山與頂山西南峰並沒太大高差,但仍是整片芒草,還是只能靠著 GPS 確定方向與位置而硬拼前進。中間難得有個沒有芒草的樹林,就先停下來用餐再繼續前進。

頂山西南峰上也是芒草,在芒草叢中穿了好幾圈才發現基石

14:45 頂山西南峰,740M (北市都計3001)
頂山西南峰 740M


繼續往前行就聽到有人聲,應該是靠近風櫃口~擎天崗的石階步道了;從樹林穿出處正好是上次折回點頂山的山頭。休息整裝後再繼續前進

因估計天黑前可能到不了擎天崗,決定改走「荷蘭古道」折回下山

入口就在石階步道旁
轉往北五指山方向


這一段常有牛隻走過,所以路面被踏得不太平整、地上還常可看到牛便、林間有些許刺藤;但和之前走的芒草迷宮相比,就像產業道路與省道之差了!

出了較高的樹林區後,是被芒草切割成一塊塊的草地,再往前走則是寬廣、展望極佳的大草原,這一帶都是牛隻活動區域

北五指山山頂草原


地圖上標示北五指山有兩個山頭,但找來找去只發現一顆基石

15:45 北五指山,801M (北市地測精幹點 市186)
北五指山 801M


往南不遠就是另一個山頭

15:55 高頂山,787M (四等三角點 北市都計140)
高頂山 787M


繼續前進,發現地上有條黃色的繩子。原本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走到尾端看到有立牌,原來是用來讓人循著走以預防迷路;也許瑪蕃山與頂山西南峰那邊也該鋪一下?

防止迷路用指引繩索


之後接上「荷蘭古道」的山線,一路走在稜線的明顯山徑上;再跟之前走的路相比,簡直就是高速公路與省道之差了!

「荷蘭古道」,有謠傳說是以前荷蘭人攻打北部西班牙人時走的路,但此說法真實性不高。較可信的說法是,清朝時駐防擎天崗的兵士常經此路巡防,而駐守的多是來自「湖南」者,但不知為何傳到後來變成台語音相近的「河南」,最後又變成「荷蘭」,然後被人穿鑿附會出「荷蘭人打西班牙人」的說法.. 古道有分山線與溪線,前者沿著稜線一路陡下,路徑清楚好走但沒什麼展望、後者則沿著溪邊向下;兩路線從高頂山開始分歧,但最後會在途中相接,因此可按喜好決定要走哪條路。

不明的品種,很像「洋菇」,但洋菇應該是土生
?

不明的品種
?

疑似「片狀波邊革菌」(Cymatoderma lamellatum)
片狀波邊革菌?


古道終點是早上經過的 M5 公車頂山站,再循坪頂古圳步道下山,等搭 S18 公車回家。


相關閱讀



arrow
arrow

    Wayne 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